平民百姓谋生术,成就农圣贾思勰。贾思勰,北魏时期青州益都(今山东寿光)人,当时的益都县,县治在今寿光市境内,辖区包括今青州市的东北部。出身于士族家庭的贾思勰曾任高阳郡(今山东临淄西北一带)太守等官职,他的足迹遍布河北、河南、山西等地。
每到一地,贾思勰都会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具有丰富经验的农民请教。中年以后更是回乡开始从事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间,他写成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农业生产生活典籍。
籍贯寿光思伯思同兄弟行
虽编著了农学巨著,贾思勰却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籍籍无名,只因他官职低微,只做过高阳太守这样的地方小官。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农业并不被看重,而有关农事的书,更是难登大雅之堂。因此在《北史》《魏书》里,对曾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做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也都很少提及。清代《四库全书总目》中称“《齐民要术》十卷,后魏贾思勰撰。”“思勰始末未详,惟知其官为高平(高阳)太守而已。”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自然科学被普遍重视,人们对《齐民要术》深入研究,自然绕不开作者贾思勰籍贯的问题。清嘉庆时期编纂的《寿光县志》载:“贾思勰元魏人也,与贾思伯、贾思同是兄弟行。”清代学者姚振宗在《隋书·经籍志考证》中说:“贾思勰和《魏书》里的贾思伯、贾思同是同族兄弟。”近代学者胡立初在《齐民要术引用书目考证》中说:“盖贾君者,青齐之旧族,高阳之太守也。贾宗双凤(思伯、思同兄弟)擅美当世,杜氏春秋,讲授颛门。家有经师,宜其博识宏通。”
据此可知,研究《齐民要术》的学者们大多认为贾思勰与贾思伯、贾思同是同族、本家。而贾思伯和贾思同在《魏书》有记载:去世后都葬于老家齐郡益都县钓台里贾氏祖茔,兄弟二人双冢并列。贾思同的墓与贾思伯墓并列。有人推测,贾思勰的墓应该也在附近。
1973年从思伯墓中掘出墓志铭两块(一为思伯墓志,一为其妻刘氏墓志)。对贾思伯的生平事迹,记之甚详。北魏时的益都县治在今寿光县城以南10华里的益城,今遗址尚存。这既有历史资料可考,又有冢墓金石可证。基于以上根据,如果以贾思伯、贾思同的籍贯来旁证的话,贾思勰籍贯为北魏时齐郡益都县钓台里(今寿光李二庄附近)人。
在《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作者自注:“西兖州刺史刘仁之,老成懿德,谓余言曰‘昔在洛阳,于宅田以七十步之地域为区田,收粟三十六石。’”由此可见,作者贾思勰与西兖州刺史刘仁之有交往。
《魏书·刘仁之传》中记载:刘仁之与冯元兴系深交;又据《魏书·冯元兴传》:冯元兴与贾思伯系同时为肃宗朝的侍读与侍讲,彼此极相得。由此说明贾思伯与贾思勰两人生活在同一时期,相近的地域,有着相似的社交圈子,还有符合中华民族传统兄弟排行,所有这些并非1400多年前的巧合,可证明贾思伯、贾思同与贾思勰为同族兄弟。
出身士族曾任高阳太守
在现存的记载中,对贾思勰生平不详,但根据历史推断出他应该是生活在公元五世纪至六世纪之间,北朝时期的北魏末年和东魏,并且还曾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西北)太守。从《齐民要术》中我们得知,贾思勰出身士族,他祖上非常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对农业的生产技术和农业知识研究,这对贾思勰的影响很大。
贾思勰长大以后,走上仕途,曾到过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每到一地,他都会非常认真地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且还会向那些有经验的农夫请教,获得了很多关于农业方面的知识。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不断,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等到他中年以后,回到自己的家乡,根据自己所学到的农业知识,亲身实践,养过牲畜、家禽、鱼、蚕,并研究过它们的疾病防治,还加工过农、副、畜等产品。他种植过庄稼、蔬菜和各种林木,还研究过各种野生植物。
有了这些经历后,他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于是开始了《齐民要术》的潜心编写。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民间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终完成了《齐民要术》。
内容丰富涉农林牧副渔
《齐民要术》共10卷92篇,11万余字(其中小字夹注4万左右),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范畴。卷首有“序”和“杂说”各一篇。“序”是全书的总纲,“杂说”则被认为是后人所作。书中引用古书近300种,采集农谚数十条,使《氾胜之书》《四民月令》及《陶朱公养鱼经》等一些佚失著作的部分内容得以保存下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该书集西周至北魏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之大成。分别记载谷物、蔬菜、果树、林木、特种植物的栽培方法。介绍了浸种、育种、施肥、浇灌、防病防虫等方面的全套技术,传播了家禽、家畜、养鱼、养蚕等的饲养经验。从农副产品的加工到油盐酱醋的酿造,到生活日用品的生产,只要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的事情,都进行了详细记述。此外,还以很大的篇幅引载了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正如该书《序》中所说:“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在农作物品种上,书中记载粟品种达97个,黍12个,小麦8个,水稻36个。在蔬菜种植上,现代各种瓜类、茄子、韭菜、蒜、葱等当时大多已种植。枣、李等果品境内也已广泛栽培,并开始釆用果树嫁接法。
在种植技术上,绿肥轮作制已普遍推广,还使用踏粪法和环墙垣作肥料。在生产工具上,耕播有三脚耧犁、两脚耧犁和一脚耧犁,还有齐人蔚犁等。当时北部中国仍大面积使用长辕犁,回转费力,不如山东的蔚犁轻便。平田碎土则用铁齿耕耙、耢、碌碡等工具。中耕除草和收割用的锄、镰等工具都很齐备。耕田时深耕细作,“务遣深细,不得趁多”,基本形成了“耕-耙-耱”的耕作流程、以防旱保墒为主的耕作技术体系。
《齐民要术》中还对马和驴杂交而生骡子的方法第一次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对于马的优劣、种类、饲养方法、疾病的治疗等叙述得格外详尽。书中明确提出,“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说明北魏时期的人就已经非常重视关怀役用动物。酥酪、干酪等羊奶制品的制作在民间已流行起来。传统的猪、鸭、鹅、鸡、鱼的喂养继续得以发展。
北宋时期刻板成书广传播
《齐民要术》是一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式的农书,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农业生产生活典籍。这部承前启后的农学著作,从公元6世纪初撰成,到北宋,中间经过500年左右,全靠手抄流传下来。北宋时期,书籍刻印业发展较快,技术趋于完善,它才得以刻板成书,颁发给劝农使者,指导农业生产。宋天禧四年(公元1020年),利州转运使李昉,请求颁布《四时纂要》和《齐民要术》这两部书,“诏使馆阁楼勘镂本募赐,历时五六年才刻完。”
现在存世的《齐民要术》约有20余种版本,源自三个祖本,一是北宋崇文院原刻本,二是南宋绍兴本,三是明代嘉靖年间的湖湘本。《农桑辑要》《王桢农书》《农政全书》《授时通考》这几部全面性的大型农书都是取法于《齐民要术》,并且以《齐民要术》中的精炼内容作为基本材料。《齐民要术》中所载的种植、养殖技术的原理原则,许多都在历代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起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齐民要术》的影响早已波及国外,日本宽平年间(公元889—897年)藤原佐世编撰《日本国见在书目》,其中已收录《齐民要术》。我国已湮没的北宋崇文院《齐民要术》原刻本,在日本高山寺藏有第五、第八两残卷,虽不完整却已是稀世之珍。目前,在寿光市博物馆内收藏有清版《齐民要术》四本,已成为馆藏珍贵的历史文物。
科学遗产后世影响深远
《齐民要术》不仅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贾思勰论述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指出只有农业发达,百姓才能丰衣足食,国家才能富强安定,教化才能顺利实施。他还尖锐地批评了那些轻视生产劳动的人,犹如“鲍鱼之肆,不自以气为臭。”像贾思勰这样的士族知识分子,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环境下,不去在官场上攀附,却愿意花费毕生精力,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研究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业科学知识,实属难能可贵。
它的巨大价值在于,使我国的农业科学第一次形成系统的理论。历代农学家编写的农书,无不从中汲取精华。它不仅是我国珍贵的科学遗产,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之一,对后世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贾思勰还十分注意节俭和长远谋划,他很赞赏汉代有名的循吏召信臣的“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他认为“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七十里而用有余”其原因是能“用之以节”。他还肯定了汉文帝所说的“朕为天下守财矣,安敢妄用哉!”
本报记者 张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