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日报 2023年04月04日 < 上一期< /a>  下一期 >
第A04版:寿光·政经

圣城街道

城中村改造让群众幸福满满

圣城街道东营片区(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示意图

圣城街道肖楼马范安置区场景

城中村改造,是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的必经之路。作为老城“焕新”的关键,圣城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拿出实劲、韧劲、干劲,以更大合力和更实举措,高质高效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助力城市发展跑出“加速度”。

如何让城市更美好人民更幸福?量大面广的城中村是城市发展绕不过去的“坎儿”。违法建设突出、环境日益破败、公共设施缺乏、安全隐患突出……曾经拥有过“黄金岁月”的城中村,随着岁月和风雨的侵蚀,各类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改造工作迫在眉睫。

正因如此,近年来,圣城街道把加快城中村改造作为推动辖区全局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在启动城中村改造的同时,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彻底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增强城市功能、拉动经济发展。

“城中村改造是一项改善群

众居住条件、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宜居品质的重大民生工程。”圣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城中村分类多种多样,有传统的带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有地处繁华商圈的,也有与工业园区相融合的,“分类不同,改造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民生为本、满意为要。在广泛听取民声民意的基础上,圣城街道因村制宜、精准施策,在“品质城市·活力圣城”宏伟蓝图下,全力推进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更新步伐,不断激活城市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城中村改造,改出了速度。东营片区棚改项目抓住春季施工“黄金期”,加快推进施工进度;东关村广场街两侧别墅区建设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城里古槐路片区改造热火朝天……今年以来,街道多次召开重点项目现场调度会,了解城中村改造等项目进度和建设情况,现场协调解决项目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下沉式服务”深入一线解决问题,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再提速。

城中村改造,改出了创新。街道创新思路举措、集中攻坚突破,顺利启动东营村城中村改造。该项目占地217亩,规划建设安置房15栋,腾空商业开发用地137亩,规划建设商品住宅22万平方米,在寿光市内首次以村拆迁腾空土地收益涵盖改造成本,实现了村改造资金收支闭环。

城中村改造,改出了温情。当得知自己的房子要被征迁时,村民李某有些犹豫,舍不得老屋。然而,征迁启动第一天,他就签了字。他说:“拆迁政策好,我们很满意。征迁小组的工作人员一趟又一趟上门讲解政策,我被他们的真诚打动了。”都说征迁工作难做,但圣城街道“公平、公正、公开,一碗水端平”的政策,让老百姓心中有了“明白账”:城中村改造,既是为了城市建设、项目推进,也是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突破口。

城中村改造,改出了幸福。朝起闻书声,夜归观河景,走进与弥河相邻的肖家楼村小区,楼房林立、安静祥和,新建的弥水未来学校与小区一路之隔。去年以来,街道李仕、肖楼、马范等村先后搬进新楼房,周边交通越来越便利,娱乐设施、文化设施配套更加完善……村民们迎来了新的生活,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城中村改造,改出了合力。城中村改造是发展所需、民心所向,圣城街道将城中村改造作为对基层战斗力的考验,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对接,同频合力推进工作尽快见成效、出成果。连日来,各部门单位、各片区包靠同志解放思想,担当作为,主动破题解难,合力推进齐心攻坚,强势推进城中村改造,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品位,不断满足群众对城市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圣城街道,以城中村改造全面起势城市更新,干出了街道“新颜值”、发展“新后劲”、生活“新品质”,“品质城市·活力圣城”的样板生活正由梦想照进现实。

本报记者 张春萍 通讯员 张依琼

2023-04-04 张春萍 圣城街道 1 1 寿光日报 content_103083.html 1 城中村改造让群众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