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日报 2024年04月15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A02版:寿光·政经

寿光:“数字+”赋能新发展

研发投入逐年递增,牢牢把控核心技术;产学研合作高效紧密,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近年来,寿光市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方向,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出现了一批“无人车间”,产业数字化步伐全线提速。

智改数转,空间无限。近日,走进寿光鲁丽木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家居个性化定制数字车间,记者看到一块块木材板件被机器人自动抓取后,经过选料、切割、封边等十几道工序,短时间内就变成一套家具,整个过程仅需2人操控。

在位于化龙镇的山东力创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最新打造的国内首条轮胎模具4.0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已经投用。新生产线将自动排产、机械手上下料、3D视觉、五轴在线、机手自动打孔等8个工序环节深度串联、融合,只需1人在自动上料区操作示教器,便可让整条生产线高效运转。

“该生产线可减少原材料消耗30%以上,缩短工期60%,产品精度从原来的误差在10微米以内控制到了5微米以内。”力创模具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全国首家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轮胎模具生产制造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他们持续对生产线进行智能制造扩容升级,投资1亿元引进20台工业激光固化3D打印设备,突破了传统技术难以实现的复杂纹理制造,一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1200套模具基模的年产能。

在寿光,像鲁丽木业、力创模具这样数字化转型企业还有很多。富康集团引进国内领先的全自动生产线、包装线,每条生产线一分钟可包装200盒制剂;国森智能家居打造的“智能车间”,每条生产线每月可产2万平方米板式家具;新龙集团启用“5G+工业互联网”项目,构筑起数据跑腿、实时管控、超前预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应用生态体系;巨能金玉米打造智能立体仓储,实现了仓储系统的高速稳定运行和货物的精准存取……

从制造到“智”造,一字之变,彰显了寿光制造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行动自觉和加速转型、以“智”赋能、以“智”取胜的决心与信心。在今年新建和在建项目中,一批高新、高智、高支撑性项目脱颖而出。投资36亿元的显华新材料特种纸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可全部实现数字化,最大程度改善纸页成形和除渣能力,保证电子载带纸所需的层间结合需求、厚度均一以及纸页表面清洁度。山东阿莫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舰船专用自约束阻尼涂料项目,利用原有厂房,新建生产线3条,产品性能较之前提高40%。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寿光在加快企业装备升级和信息技术应用、推动科技赋能、机器换人等工作中,成效明显。前期,潍坊公布了2023年度数转智改百家标杆企业和百家优秀应用场景名单,寿光11家企业获评潍坊市数转智改百家标杆工业企业,13个企业场景入选潍坊市数转智改百家优秀应用场景,应用场景入选数量居潍坊第一位。下一步,寿光将充分发挥标杆企业带动效应和示范项目引领作用,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场景打造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不断激发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加快推动企业实现“数字蝶变”。

■本报首席记者 桑宏香

2024-04-15 桑宏香 1 1 寿光日报 content_114768.html 1 寿光:“数字+”赋能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