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孩子“超长待家”把家长们可折磨得不轻,不仅要管住他们调皮捣蛋,还要监督他们上网课,让家长不是被气晕,就是在被气晕的路上,良好的亲子关系已经接近“破裂”。
不过好在,学校也开始陆陆续续开学了,紧张的亲子关系得到了不少缓和,心情也愉悦了很多,但这高兴归高兴,家长们在“喜上眉梢”时还是要适当考虑一下孩子的心理感受,不要表现得太过于兴奋。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孩子们的视力保护“大业”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松懈!
有些孩子即使近视了也并不知道自己视力有问题,或者有问题也不及时跟家长说,这导致了家长未能及时了解孩子的视力情况。
通过孩子行为观察孩子视力变化
1.看东西过近:看电视或者看东西时,总喜欢凑近看,可表明孩子的视力不佳。
2.喜欢眯眼看东西:通过眯眼遮住部分瞳孔,可以减少光线的散射从而让眼睛看得更清楚。
3.频繁揉眼、眨眼:近视的孩子因为视力模糊,更容易引发视疲劳、眼睛干涩,孩子可能会习惯性地眨眼、揉眼。
4.爱皱眉:通过皱眉可以暂时改变角膜的形态,从而让眼睛看得清楚一些,皱眉的行为可能提示孩子的视力异常。
5.经常拉扯眼角:孩子为了看清楚,往往喜欢拉扯眼角,如果长期拉扯眼角还可能引起散光。
以上都是比较典型的近视早期症状,如果家长们发现孩
子有这些行为,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孩子近视了这些误区千万不要有
发现孩子视力下降了,家长们最好是带孩子上医院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便于排除近视以外的其他原因,比如弱视、儿童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等。对于单纯的近视,也要选择正确的矫正方式。有的家长可能觉得给孩子戴眼镜会越戴越近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由于儿童的视力还处于发育阶段,这时期近视本身就容易加深,跟戴眼镜并没有什么关系。恰恰相反,如果孩子近视了不矫正,由于长期处于视疲劳状态更容易导致近视加深过快。
除此之外,部分家长还有这样一个误区:觉得孩子近视
加深也没关系,反正以后还有近视手术。其实,近视手术也只是一种比眼镜更加方便的矫正方式,并不能“治疗”近视。如果发展成高度近视,还可能做不了激光类的近视手术,发生眼底病变的风险也比一般人大。
如何矫正视力?除了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也可考虑
矫正近视,人们用得多的一般是框架眼镜。因此,这里也建议家长们在给孩子验配框架眼镜的时候,一定要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散瞳验光,从而避免近视“过矫”,也便于为孩子验配到质量合格、度数合适的眼镜。不过,框架眼镜只能帮助孩子清晰视物,并不能很好地预防近视加深,而且不方便孩子进行户外运动。对于近视度数发展过快,或者不喜欢
戴框架眼镜的孩子,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可以考虑为其验配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经过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不仅可以矫正视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帮助青少年儿童延缓近视加深。而且,一般只需要夜间佩戴8小时左右,白天摘下镜片也可保持清晰的裸眼视力,从而省去框架眼镜的麻烦。需要注意的是,角膜塑形镜对于佩戴者的年龄、屈光度数、角膜曲率、眼压等情况有严格的限制要求,如果不符合相关条件,是不予验配的。
预防近视多运动
当你花大把的钱给孩子买防蓝光眼镜、近视矫正仪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最简单、有效的“养眼”方式就在你身边。适当的户外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孩
子们的健康状况,对于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防控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充分接触阳光的日间活动不仅能够预防近视发生,对于已经发生近视的孩子还能起到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
疫情还没彻底消停,如何增加自然光条件下户外活动呢?这里有一些小技巧。比如,疫情期间学校体育课和30分钟大课间应在户外进行,错时、错峰,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的距离;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倡导近视儿童青少年每天户外活动3小时以上;复学后提倡儿童青少年通过步行上下学、课间走出教室、下午放学后先进行户外活动后再完成家庭作业等方式,增加户外阳光接触时间。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