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雨季的来临,不少大棚设施遭遇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在短暂的晴好天气下,不少菜农正在对老棚进行改进加固。其中,很多菜农更新设施材料,将一些好的设施加固方法用在了自家的大棚内,效果很是不错。本期记者和大家来一起探讨一下。
棚面稳定性差变化棚面材料
随着暴风雨的袭击,大棚棚面的稳固性不强,钢丝易断、立柱折断是常见现象。而为增加棚面的稳固性,菜农可以通过更新棚面坚固材料来解决。而实践证明,这个方法真是不错。
首先,变普通钢丝为镀锌钢丝。一般来说,使用热镀锌的钢丝,抗腐蚀、抗锈能力强、镀锌层牢固,韧性强,这样在使用铁丝将竹竿固定在钢丝上时,即使固定强度较大也不会将锌层弄坏,从而大大延长使用年限。而且,棚面上的钢丝使用量越多,大棚的抗压能力会越强,承重越大。因此,正规建造的大棚棚面上的钢丝最顶部每隔15-20厘米设置一根钢丝,越向下钢丝间距越大,靠近大棚前脸的钢丝间距能够达到35厘米左右,这样单纯使用镀锌的钢丝就完全可以,还大大节省了成本。
其次,换用粗钢筋、使用钢筋套。大棚水泥立柱的抗压程度主要取决于使用钢筋的质量,使用的钢筋越粗,其抗压程度越强。而现在生产大棚立柱的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将制造水泥立柱的钢筋由原来直径4毫米换成3-3.5毫米,这就大大降低了水泥立柱的抗压程度,一旦棚面的负重过大,就容易折断立柱。而菜农王国强则是借鉴了苗厂上使用较多的4.5毫米钢筋,大大增强了抗压力。而且两端使用钢筋套,因为有些立柱两头外露钢筋虽然看上去粗细符合要求,但是立柱内的钢筋全部是断裂的钢筋头,这样的立柱抗压程度也会大大降低,很多容易在重压之下断裂,并且大大降低使用年限,而在外边套上钢筋套,不仅不会折断,整体的抗压性也上升了一个档次。
后墙易坍塌 防水压石灰
雨季来临,棚室墙面最先受到冲击,尤其是一些老棚,在雨季坍塌的比例很高,令很多菜农揪心不已。
而记者下乡采访时看到,凡是大棚后墙出现坍塌的,多是因为大棚后墙没有做防水处理,雨水从后坡渗到大棚后墙上,导致墙体出现坍塌。因此,对于新建的大棚,为延长使用年限,建棚户需要做好外墙防水处理。因为建好的大棚后墙使用链轨车压实程度有限,建棚户都要使用打夯机再次将大棚后墙夯实并整平,以利于防水及安装大棚后斜柱(菜农俗称后砌),设置后屋面时也要做好防水。
所以,针对于大棚后墙,建议菜农在用打夯机夯实之前,在大棚后墙顶部15-20厘米厚的土壤中掺入一定量的石灰,像100米长的大棚,可掺入400斤左右的石灰即可,然后使用打夯机将后墙平面夯实,使大棚后墙的顶部形成密实的防水层,经过这样的处理,大棚的后墙防水能力就会得到很大提高。
待做好后墙的防水后,将大棚后屋面斜柱安装好,还要注意做好后屋面的防水。建棚户可以先在后屋面的钢丝上平铺一层苇箔或竹片,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宽3米左右的薄膜,这层薄膜主要是起保护作用,防止将再次铺的薄膜弄破,然后再在这层薄膜的上面铺一块宽6米左右的薄膜,让薄膜的一侧与大棚后墙的下沿对齐,并向上平铺到后屋面上,再在薄膜上平铺一层厚度在5厘米左右的苇箔或10厘米左右的玉米秸,然后将薄膜向下折回,覆盖在苇箔或玉米秸上,最后在后坡进行上土即可。
另外,在后坡上土时要特别注意,为增强后屋面的防水及方便以后的行走,建棚户也可在上土时再次在最表层的土壤中掺入石灰,加强后屋面的防水功能。
本报记者 王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