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大棚土壤由于连年重茬栽培,加之不合理用肥,大量浇水等原因,致使土壤板结并出现绿苔、红霜、白碱等盐渍化的现象。蔬菜定植后根系生长不良,表现为主根不发达,侧根、毛细根少,大量出现“弹簧根”,从而使植株中后期生长不良,有些棚室中还出现连年的死棵现象,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但实践证明,连年的大棚蔬菜秸秆还田与生物闷棚相结合的方式,确实对缓解土壤恶化、培育壮棵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蔬菜秸秆过去的处理方式较为简单,少数被有机肥厂利用做成有机肥,受产能有限的影响,处理量很少,所以大多数的蔬菜秸秆被堆集掩埋,这对土壤和地下水有一定的污染。近年来受环保大环境的影响,各大蔬菜产区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实践证明,这能提高土壤通透性,有效解决土壤板结问题,还能补充土壤有机质,减少有机肥用量,降低蔬菜种植成本。
由于蔬菜秸秆经过一季或一年的生长后,上面难免有很多病菌及虫卵,如果不加处理就会大大增加下茬蔬菜的病虫害发生概率,连年累积就会引起病虫害的大量发生,至少会增加病虫害的防治成本。同时,蔬菜秸秆尽管被机械化粉碎,但自然腐熟转化为蔬菜有效利用的有机质也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对此,秸秆还田后配合施用生物菌进行闷棚处理,这样既能效地杀灭蔬菜秸秆上残留的有害病菌、病虫卵,又能使蔬菜秸秆快速腐熟,转化为可被蔬菜吸收利用的有机质,同时,施用生物菌闷棚还能大量补充土壤中的有益菌群,从而活化和改良土壤,并且很好地养护蔬菜根系,并预防根腐、枯萎、青枯病等土传病害。
使用方法很简单,蔬菜拉秧后,用机械把秸秆粉碎,均匀地撒在地表,根据面积、用量把固体的生物菌肥均匀撒在地表,翻地整畦后铺地膜,浇足量的水,然后封好大棚膜,一般根据下茬作物的定植时间,闷15天—20天即可。若生物菌剂为液体的随水均匀冲施即可。
此外,秸秆还田配合生物闷棚的技术适合在夏天高温季节进行,春节前后换茬的情况不宜采用。
本报特聘专家 文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