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秋延迟西红柿定植后“烂脖根”的问题频发,防治困难,让很多菜农苦不堪言。眼下,秋延迟西红柿又将进入定植高峰期,那么西红柿的“烂脖根”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呢?接下来,笔者就引发秋延迟西红柿“烂脖根”的几种病害进行逐一分析,并梳理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及周边地区的秋延迟西红柿一般在7月15日至8月15日定植,此期正值高温期,也是一年中的雨季。菜农多习惯将定植水浇得又足又透,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西红柿极易从茎基部“烂脖根”。如果是连续几年没有进行土壤消毒的棚室,西红柿苗还会引起茎基部水烂、长白毛的情况。
笔者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造成以上情况一般有三种病害。
茎基腐病。该病主要危害西红柿的茎基部,进一步发展后,也会危害西红柿的主侧根,病部初呈暗褐色,后绕茎或根茎扩展,致表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
细菌性软腐病。伴随着茎基腐病发生,皮层腐烂部位会发粘,后期发臭。
菌核病。伴随着茎基腐病的发生,表层腐烂部位,特别是靠近土壤的部位长出白毛。
这三种病害一般以茎基腐病发生较多,所以防治时,多用防治茎基腐病的药剂,如果出现腐烂发粘、有白毛现象,因为药不对症所以治疗效果就不理想。要想进行有效预防,菜农应从定植前蘸根开始,结合定植后灌根或冲施药剂等措施配合进行。定植前用甲霜·恶霉灵加生根剂蘸根处理;定植后用甲霜·恶霉灵加溴菌晴、生根剂喷淋茎基部预防,喷药量略大同时灌根,预防1次—2次,第一遍在定植1天—2天后,第二遍可安排在浇二水后。
如果个别植株出现茎基部发病情况时,及早用甲霜·恶霉灵加溴菌晴加生根剂进行防治;如果茎基部出现长白毛情况时,可用以上药剂再加朴海因进行防治,间隔5天—7天,连续用药两次,一般就能治愈。
如果防治过程中遇到浇二水时,可随水冲施辛菌胺或氯溴乙氰脲酸,增加防治效果。
本报特聘专家 文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