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结线虫是设施蔬菜生产的大敌,也是很多菜农头疼的问题。根结线虫为害时,蔬菜轻则萎蔫,重则死棵。目前,菜农常用的防治措施有:闷棚、穴施和冲施药剂等。但很多时候,这些化学措施并不能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甚至在短时间内仍能暴发为害。那么,如何有效防治根结线虫呢?接下来,听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古城街道尚家徐兰明的一些经验和措施,从初始的单一化学防治到持续的改土养土综合防治,取得了不错效果。
根结线虫分布在土层1厘米—20厘米处活动;适宜其活动、侵染的土壤相对湿度为40%—70%,土壤pH为4—8。这正是适宜蔬菜根系的生长范围和土壤环境条件。当温度25℃—30℃时,25天可完成一个世代。在根结线虫基数大的棚室中,世代重叠现象更加明显。根结线虫的卵和二龄幼虫在土壤当中传播,当条件适宜时,二龄幼虫开始侵染进入蔬菜根系中为害。
在防治时,常用措施也是结合根结线虫的弱点来形成的。根结线虫在干燥或过湿土壤中,其活动受到抑制。当土壤温度高于40℃或低于10℃很少活动,致死温度55℃,10分钟。夏季高温季节闷棚正是利用了该特性。“棚里只有局部区域有根结线虫为害,由于担心大面积传播。前几年,我都是采用化学闷棚,但闷棚结束后,定植新一茬蔬菜后,还有根结线虫为害的情况。”徐兰明说,后来又开始施用含有微生物菌的产品,特别注重化学闷棚结束后的补菌工作。至此,根结线虫在棚内依然有为害,但为害范围没有扩大。
同时,当蔬菜定植后,他还用市面上效果较好的产品进行灌根,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是在缓苗后。这样操作后,根结线虫的为害也构不成威胁。“上茬蔬菜定植后,我又发现棚室西侧有根结线虫为害的迹象,但我没有选择用药剂灌根,而是用甲壳素配合微生物菌剂交替冲施的方式。目前,根结线虫对蔬菜的为害可以忽略了。”徐兰明说,其实,近两年来,他也意识到了土壤养护的重要性,平时浇水冲肥时,会选用一些功能型产品,如海藻酸、鱼蛋白、甲壳素及微生物菌剂等。他认为,土壤养护好了,其中的有益菌群增多,自会增强抑制有害菌及根结线虫的能力。那么,持续的土壤养护工作定能将根结线虫的基数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同样能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
结合实际情况,大家想一想,药剂杀灭土壤中的根结线虫相对简单。而雌虫产卵会分泌胶质把卵聚集起来,形成卵块或者卵囊,胶质对卵块会起到一定保护作用,让一般的药剂进不去,很难被杀灭;寄生在根系中的根结线虫,药剂要想有效杀灭,不仅要有较强的内吸性,而且还要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同时,根结线虫死亡后,“根瘤”也会腐烂,若不能有新根生出弥补根量,蔬菜依然难恢复正常。所以说,要想有效防治根结线虫,菜农便应在基数较大时,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杀灭,需连续用药,而用药间隔期,则应选择含有淡紫拟青霉、苏云金杆菌、厚孢轮枝菌等的微生物菌剂,或者利于有益菌(如放线菌)繁殖的功能型产品,随水冲施,对于防治根结线虫及卵也有较好的效果。
本报记者 刘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