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全国各地的蔬菜市场都表现出了供应稳定的趋势。消费热情高涨,“菜篮子”也格外红火。
北京: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近期蔬菜上市量一直维持在1.9万吨/日左右的水平,供应充足,价格平稳,交易量稳中有升。”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介绍,为保障市场供应,新发地24小时运转,满足节日需求。1月8日,新发地市场蔬菜上市量为1.85万吨,加权平均价为3.82元/公斤。“近期蔬菜上市量维持在1.9万吨/日左右。整体来说,供应充足,价格平稳。”油菜、团生菜、散花菜、西兰花、茄子、豆角等蔬菜的价格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各个产地蔬菜集中上
市,供应量明显增加。
前段时间,鲜嫩蔬菜价格出现较为明显的上涨,耐储蔬菜的价格则基本上保持稳定。据了解,冬季北京鲜嫩蔬菜的来源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北方产区大棚生产的蔬菜,另一个是南方产区的蔬菜,这两种基本上都属于反季节蔬菜。南方产区去年秋季阴雨天气增多,影响了蔬菜生长,近期冬季蔬菜该上市时,一些蔬菜由于品质不理想不能进京,上市量受到影响,造成价格上涨,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浙江、福建一带生产的菜花、西兰花、莴笋、胡萝卜。但这种上涨都是阶段性的,随着供应增加,价格将出现回落。近期已进入节前采购最高峰,新发地市场组织商户增加产地采收和储备,蔬菜和水果的产地储备量达到10多万吨。春节期间,北京市继续
实行免收全部蔬菜和五大类水果进场费优惠政策,降低交易成本。此外,市场将做好防寒措施,增加棉被和泡沫箱供应,为部分商户增加保暖型帐篷,提供更多热水房。此外,新发地77家菜篮子便民店和211辆社区直通车春节期间不打烊,并推出大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芹菜等12种家常菜,限价销售,保质保量。
甘肃:“菜篮子”“果盘子”装得满、拎得稳
春节临近,位于兰州高新区的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日渐忙碌起来,大货车、小轿车还有三轮摩托车在园区内来回穿梭着,买家卖家在摊位前热火朝天地交易着,一袋袋蔬菜、一箱箱水果被装上车,运往不同的地方。连日来,兰州高新区充分发挥辖区
高原夏菜市场保供稳价的“压舱石”作用,全力保障兰州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装得满、拎得稳。据统计,今年元旦以来,该中心蔬菜库存日均库存总量16920吨,水果库存日均总量约7030吨;蔬菜日均调入量约2871吨,日均交易量约2860吨;水果日均调入量约2645吨,日均销售量约2370吨,蔬果交易量稳步增长。
段新建是兰州国际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的“蔬菜大户”,近日仅他一家的蔬菜日储存量就达到300吨左右,每日的蔬菜流通量接近200吨,一部分运往兰州市区,还有一部分运往省外。“受气候影响,这两天外地的叶子菜价格较往年高了点,萝卜、西红柿、大葱等蔬菜价格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价格都很稳定。”段新建入驻该中心已经6
年,这些年来,他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出“互联网+蔬菜”销售新模式,打通网络销售和物流渠道,把新鲜的蔬菜送上兰州市民的餐桌。这几日,仅是网络销售订单每日就高达4000单左右。看着忙碌的交易现场,段新建露出满意的笑容:“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能吃上放心菜、平价菜。”
为了全力做好春节期间蔬果稳价保供工作,针对价格浮动较大的蔬菜单品,兰州高新区积极引导商户加大从云南、四川、山东等外省调运力度,提高应急储备能力,保证以上品种储备充足,使价格保持稳定。针对省内自产的土豆、陇椒、西红柿等蔬菜品种,鼓励经营商户加大从武威、定西、白银等蔬菜原产地的采购力度,保证储备量和供应量充足。 本报记者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