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农业现代化来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无论是科技研究还是推广应用,都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支撑。寿光蔬菜产业发展30余年来,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农业人才,涉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多年来,寿光积极顺应市场需求,建立起从农业人才培养到人才资源整合、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人才体系。走在寿光的大地上,无论在城区还是乡村,都能遇到各式各样的“新农人”。他们或是种植高手,或是植保专家,或是经营多面手,或是模式创新者,在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各自的重要角色。
“你们的贾思勰新农人是做什么的?”“可以指导我们园区种菜吗?”在今年菜博会1号馆,一个新展位颇为引人注目,不少人都上前咨询。这是寿光人才发展集团专门为全国参会者推介农业人才服务而设置的展位。集团农业部经理赵新宇介绍说:“从去年开始,寿光聚焦蔬菜产业人才资源优势,创新实施了“贾思勰·新农人行动”,开展农业人才社会化服务,提供‘建种产管销’
一站式人才支持,为各地发展蔬菜产业提供了人才技术支撑。”具体来说,寿光依托8000多名常年在外的蔬菜技术员和114家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围绕蔬菜产前、产中、产后全周期服务着手,按照“党委政府引领、国企牵头、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思路,整合培育人才技术团队,全力打造了一批蔬菜产业全程服务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分类推出了“国有集团+农业园区+产业工人”的“园区化”运营模式,“跨区域联合社+合作社+新社员”的“合作社”运营模式,“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职业农民”的“工厂型”运营模式,帮助培育吸引不同经营主体加入产业发展。“‘园区化’运营模式让老百姓快速上手,能够帮助零基础地区很快拉起一支人才队伍。同时,几种服务模式同步推进,老百姓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寿光人才发展集团董事长刘子兴介绍。目前,3102人的专业人才技术团队,为西藏白朗、新疆和田、海南乐东、雄安新区等29个省市地区的设施蔬菜产业提供技术支持。 本报记者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