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菜价从整体来看,呈现小幅回升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本周北方产区降雨频繁,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同时也对采摘、存储等环节产生不利影响,产地收购价格以及成本费用随之上涨,从而使得整体菜价上扬;二是夏季天气炎热,特别是叶菜类蔬菜极易腐烂变质,损耗增加,加之受保鲜、远途运输成本较大影响,菜价普遍被拉高;三是新鲜入市的北方菜(如菜豆类等)质量好、货量少,产地收购价格高,也拉动了菜价上扬。进入伏天后,天气更加炎热,且下周出现降雨天气,不利于蔬菜生产,届时蔬菜产量进一步缩减,但整体货源供应仍然稳定,预计下周蔬菜价格变动不大。
北方菜供应日渐充足菜价涨跌变动多
近期随着北方蔬菜积极上市交易,蔬菜供应总量继续增加,蔬菜价格涨跌互现。寿光设施菜则进入交易淡季,供应量普遍缩减,供应收紧使得菜价多上涨。
从全国范围来看,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的大白菜、西葫芦、西红柿、尖椒、圆椒、芹菜、甘蓝等供应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较上周供应量增幅一成到十成以上不等。价格方面,尖椒、西红柿、甘蓝的涨幅区间为5%-20%,与上市货源品质上乘以及远途运输、保鲜等费用增加有关,其余品种伴随着货源宽松,价格纷纷下跌。
甘蓝类蔬菜产区主要分布在河
北、辽宁等地。其中西兰花市场走货疲软,交易量较上周略有减少,且随着产地货源的增多,收购价格下跌,批发价也随之下跌。河北张北的有机花陆续上市,市场供应量增加,价格下跌。菜豆类品种中,扁芸豆、白豆、芸豆因质量上乘、品相较优,价格上涨,市场需求向好,客商积极采购,经销商因此加大供应量,以上品种供应量增幅近七成。
陇椒价格下跌,供应量较上周增加二成。麻辣椒市场交易状态积极,交易量及价格纷纷增加。江苏等地的毛豆集中上市期陆续结束,货源品质不佳,价格下跌,行情稳定。广东、云南、海南、河北等地的花生、娃娃菜、油麦菜、生菜、菌菇类(金针菇、杏鲍菇、香菇、蟹味菇、白玉菇)等供应量及价格受市场需求差异有涨有跌。
耐储存品种中,河北、湖北、河南、江苏、广西等地的大冬瓜、葱头、长南瓜、红南瓜、绿南瓜、地瓜纷纷增量上市,供应量增加一到二成不等。其中河北、湖北等地大冬瓜相继上市,红南瓜、绿南瓜有河北等地货源补充上市。价格方面,除葱头受需求增强影响,价格上涨外,剩余品种价格均下跌。原因一是随着各个学校暑假放假,购买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二是产区货源宽松,市场货量充足。
山东:蔬菜继续收尾供应稳步减少
目前山东产区交易量较大的蔬菜中,昌乐贝贝南瓜陆续进入收尾阶段,供应量减幅一成,价格稳中上涨。红南瓜供应量继续缩减,受其他产地货源上市影响而下跌。安丘、临沂、寿光等周边地区的土豆、胡萝卜、青萝卜、紫甘蓝、小冬瓜、蒜薹等品种中,土豆、蒜薹进入交易尾期,供应量下跌,价格小幅上涨。紫甘蓝因天气愈加炎热、保存难度增加,积极出库销售,供应量增加二成,价格持稳。小冬瓜受降雨天气影响,产量下降,供应量缩减,价格上涨。胡萝卜、青萝卜价格运行相对平
稳,随着库存货源的减少,供应量缩减。寿光周边地区的尖椒、圆椒继续收尾,供应量减少。圆椒货源品质欠佳,价格下跌。尖椒受外省新货的拉动,价格小幅上涨。白萝卜、小白菜、生姜、彩椒、大葱、长茄、圆茄、长豆角等交易量少些,且已基本进入收尾阶段,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供应量有增有减,价格涨跌互现。
寿光地产菜进入淡季,供应量普遍缩减,菜价多数上涨。瓜菜类中的大黄瓜、小黄瓜、苦瓜、丝瓜等供应量纷纷减少,原因一是部分货源收尾,二是本周阴雨天气较多,在供应紧张以及优质货源紧缺的影响下,以上品种价格全部上涨。茄果类中,长茄行情乐观,走货顺畅,价格上涨,菜农交易热情高涨,供应量增幅超五成。红椒供应量缩减,在需求疲软的影响下,价格下跌。圆椒交易状态稳定,量、价均无大变化。尖椒、圆茄价格双双上涨,市场需求有限,供应量减幅超四成。甘蓝类品种仅剩甘蓝、紫甘蓝偶有交易,价格全部上涨。此外偶尔进场的瓠瓜、红南瓜、樱桃西红柿等上市量普遍减少,价格受市场需求影响上下波动。
本报记者 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