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越夏茬拱棚番茄已经进入了采收末期,价格也较前期有所下滑。部分菜农疏于管理,果实的商品性变差,尤其是果面上覆盖了一层黑色粘稠物质,让其售价更低。
其实,番茄果实上的黑色粘稠物不是别的,就是白粉虱分泌的蜜露,其上适于霉菌生长,从而污染叶片与果实,由此,也降低了果实的商品性。这是及早防治白粉虱的原因之一。再是到了采收末期,若不能及早防治还会为下茬蔬菜埋下隐患。那么,在日常生产管理当中,如何有效防治白粉虱呢?
先来了解下白粉虱的为害情况。白粉虱在适宜的温度下,繁殖速度很快,在20℃-28℃范围内,一个月即可完成一代。白粉虱的为害也是多方面的,一是直接为害,连续吸吮使植物生长缺乏碳水化合物,产量降低。二是吸食汁液时把毒素注入植物中,引起植株组织器官变形。三是白粉虱分泌的蜜露适于霉菌生长,污染叶片与果实。四是白粉虱还是各种病毒病的传播介体。
当前的环境条件利于白粉虱的高发,也是病毒病的高发季,因此,菜农应抓住时机,做好白粉虱的有效防控工作。
一是杀虫要赶早,清洁田园减少残存虫卵。高温季节,降雨频繁,棚室周边的露天地上杂草丛生。同时,为降低地温,很多棚室内未铺设地膜,使得种植行或操作行内杂草丛生。这些杂草都会成为白粉虱的栖息繁衍之地。所以,菜农在防治白粉虱之前,需先将棚室内外的杂草清理干净,减少虫源,因为这是白粉虱生存的重要场所,提早破坏掉,减少大发生的几率。
二是物理防控工作全程进行。可利用白粉虱的黄色趋性,在棚室中安装黄色粘虫板对其进行诱杀,能起到很好的防控效果。这可在蔬菜定植后进行悬挂,然后随植株不断生长而调整悬挂高度,中间若黄板上害虫数量较多时,应及时更换新的粘虫板。棚室风口及入口处设置防虫
网,减少外界白粉虱进棚为害。部分菜农因为防虫网会影响通风效果而不安装防虫网,使得拱棚风口,尤其是顶部风口大开,成为白粉虱入侵的通道。这也是白粉虱屡治不止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顶部风口及两侧风口处都应按照防虫网,并随时进行检查,确保防虫网与棚膜的密封性良好。
三是合理用药,有效进行化学防控。白粉虱个头较大,很容易被辨识,数量较少时也可从黄色粘虫板上观察,一旦发现有白粉虱,菜农便应紧跟用药进行防治。防治时,可选用噻嗪酮或啶虫咪或联苯菊酯,每隔5天-7天喷一次,连续喷治2次-3次。值得注意的是,蔬菜定植前后是防治白粉虱的有利时机,首先是选用健康苗,仔细检查,确保种苗健壮、无病虫害。其次是趁幼苗集中时,喷药进行杀灭。再是定植后勤注意检查,在棚室内,只要发现有 白粉虱,都要立即喷药防治。本报首席记者 刘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