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李师傅的拱棚越夏番茄已经到了采收末期,虽然整体经济效益不错,但由于缺钙损失了不少果实,让他十分后悔。
据介绍,该茬拱棚番茄是3月20日定植的,上一茬芹菜收获后,着急定植,没有施用任何底肥就种上了番茄。当番茄进入初果期后,植株及果实均长势良好,待授粉至第六七穗果时,他发现刚坐住的一些幼果出现了脐腐病。于是,他赶紧补充钙肥,喷施、冲施同步进行,但脐腐果还是不断出现。无奈之下,他一边补充钙肥一边摘除感染了脐腐病的果实。看着一堆堆幼果被摘出棚外,他十分心疼,为弥补整体产量,原本该茬准备留6穗果,又多留了一穗果。
“以后可得注意了,不能等出现缺钙的时候再补,底肥里就必须得用上。”李师傅认真地说道,因为该茬番茄生长过程中,气温也越来越高,出现缺钙的时候已经进入高温期,原本钙元素移动性差就难补,高温、干旱等因素也会影响钙肥的吸收,所以补钙后效果特别差。很显然,该棚室内番茄缺钙完全是由于土壤中钙元素缺乏导致的。
大家都知道,钙元素主要通过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进入植物体内。由于钙几乎只通过木质部进入植物体内,因此钙的吸收会受到如根部
温度高或低和其他限制水分进入植物体的因素,如土壤干旱、盐度过高或空气湿度较高等的影响。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增加,也增加了对钙的吸收。在阴天的情况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大大下降,也降低了水的流动和对钙的吸收。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很多时候土壤中并不缺钙,却常因土壤干旱、土壤酸化板结或根系受伤等原因影响植株对钙的吸收,使得植株表现出缺钙的症状。
缺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一旦发生不可挽回,因此预防缺钙的工作需要提前来做,也就是说越早
越好。那么,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补钙呢?钙元素在蔬菜必需的营养元素中属于中量元素,以根系吸收为主。所以,补钙时应以底施和冲施为主,叶面补充为辅。而补钙还要补在关键点上,这就要求所用的产品要有高的利用率。
对于酸性或酸化土壤,可通过底施碱性钙肥补钙,例如石灰。既能够补充钙素,又能够调理酸碱度。对于漏水漏肥的土壤,可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选择叶面喷施及冲施速效性钙肥的方式。如硝酸钙、硝酸铵钙等溶解度较高,可做水溶肥进行冲施或喷施。
叶面补钙要有侧重点。植株幼嫩部位易缺钙,如生长点、幼果等,因此在叶面补钙时,要重点喷洒植株的幼嫩部位,可在茎尖生长点以上30厘米的距离喷施,同时重点喷施幼果,适宜的补钙时期为幼果形成后。叶面补钙时要选择好的钙肥产品,如螯合态钙肥(如糖醇钙、氨基酸钙等),螯合态钙肥可以打破阻碍,在韧皮部传导,进而提高钙的吸收效率。
多营养同步进行。叶面补钙时可同时增加钾、锌、硼等养分,对钙的吸收有相互促进的作用,提高养分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