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中国·寿光蔬菜指数”中,价格定基指数为124.08点,较上周上涨12.8个百分点,物流指数为70.22点,较上周下跌0.92个百分点。本周寿光物流园监测的10类蔬菜类别中,7类价格上涨,2类下跌,1类基本持平。其中上涨明显的类别是茄果类、白菜类、瓜菜类,下跌明显的类别是菜豆类。下周我国多数地区低温天气持续,且南方部分地区会出现雨雪天气,届时会对蔬菜生长、采收、运输、储存等环节造成不利,山东省内蔬菜出产量也将进一步减少,预计下周蔬菜价格有上涨的可能。
“南菜北运”陆续进入交易旺季
从蔬菜价格走势看,本周整体价格继续上涨。据分析原因为,本周经历一轮寒潮天气,多数地区伴随着降温、雨雪天气,对蔬菜的生长、采收、储存等各个方面带来不利影响,加之,交通运输难度的增加,共同助推价格上涨。“南菜北运”陆续进入交易旺季,部分南方蔬菜质量好于进场的北方尾货,如茄果类等蔬菜,拉动整体菜价上涨。进入冬季后,气温明显下降,山东多数蔬菜品种集中上市期已过,出产量进一步缩减,如大白菜等,菜价需求性上涨。
随着南方蔬菜的增量供应,菜价有涨有跌。江苏、湖北、上海、浙江等地甘蓝类(有机花、西兰花、甘蓝),本周供应量全部增加。除西兰花价格平稳运行外,其余纷纷呈上涨走势,客商采购需求增加是主因。本周上海等地菜花陆续上市供应,销售畅快,交易量及价格纷纷上涨。正值销售期的菜豆类(长豆角、油豆、豆王、扁芸豆、白豆、芸豆等)产地集中在云南、广东、福建等地。油豆行情不佳,交易量及价格双双下跌,剩余豆类供应量均有增加,货量宽松导致价
格下跌。除此之外,红豆、四季豆也偶有进场,价格相对稳定。尖椒、圆椒、线椒、辣妹子、陇椒等以广东、福建、海南货源为主,本周陆续进场销售,价格平均涨幅达六成以上,原因一是新茬货源上市质量佳,二是运输费用相对提高,三是与山东货源供应减少有关。江苏、安徽红椒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气温降低出产量减少是主因。广东产区的韭菜价格小幅下跌,市场销售相对畅快,本周成交量增加。云南露天西葫芦供应量继续缩减,市场供应紧俏,价格上涨。河南等地的芹菜受产地降雪影响,生长速度放缓,采收难度增加,交通运输不便,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四川白萝卜上市量续增,供应量涨幅超十成,伴随着货源宽松,价格下跌。另外,莱西白萝卜已基本退出市场交易。来自云南等地的上海青、油麦菜、生菜、生菜球、小白菜、菠菜等叶菜类蔬菜,本周交易量有增有减,价格多数上涨,市场外需增强是主因。其它少量交易品类,如金针菇、香菇、白玉菇、杏鲍菇等菌菇类,以及毛芋头、红椒、圆茄、莴苣、藕等供应量有增有减,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涨跌不等。此外,湖北等地的大白菜陆续进场销售。
耐储存类蔬菜如红南瓜、绿南瓜、贝贝南瓜、长南瓜、大冬瓜、葱头、新土豆、地瓜等产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东、广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甘肃、河北等地。红南瓜、绿南瓜、贝贝南瓜、土豆随着部分库存货源减少,市场供应量一律缩减,因市场供应减少,价格上涨。冬瓜产自广东、广西、河南等地,随着河南库存的减少,供应量缩减,价格上涨,与南方产区收购价格上涨有关。长南瓜、地瓜价格小涨,客商采购需求减弱,本周成交量减少。
山东蔬菜供应减少价格上涨
本周山东菜供应量持续减少,蔬菜价格涨多跌少。交易量较大的大白菜、红南瓜、贝贝南瓜、胡萝卜、青萝卜、西葫芦本周上市量一律减少,原因一是部分品种库存货源减少,二是降温、降雪天气导致蔬菜生长速度放缓、产量下降。以上蔬菜品种价格伴随着供应收紧,全部上涨。芹菜、山芹、西芹、菠菜、茼蒿等叶菜类主要分布在滨州、德州、济宁、聊城等地区,以上品种供应量减少,与产地出现降雪天气、气温下降导致产量降低,以及交通运输不便有关。价格上,除茼蒿价格持稳外,剩余品种价格纷纷上涨。青州等地的尖椒、圆椒受外省优质货源带动,价格上涨超十成,随着冷空气来袭,产区积极采收,供应量大增。圆椒成交量减少,与市场采购需求减少有关。青州等地的小冬瓜受降温影响,产量下降,价格随供应收紧
上涨。平度大葱市场走销畅快,交易量及价格双双上涨。昌邑生姜价格运行相对平稳,供应量减幅近五成,与终端需求薄弱有关。青州地区的长茄、圆茄供应量虽不大,但价格上涨较为突出,平均涨幅近五成,主要原因一是低温、雨雪、寡照等不良天气影响座果率,供应减少导致价格上涨,二是受外省优质货源带动价格提高。剩余量小些的品种,如线椒、彩椒、西红柿、小白菜、上海青、小芋头、佛手瓜、大蒜等品种供应量有增有减,价格正常范围内波动。
寿光菜供应量继续减少,菜价上涨是主流行情。主要交易品种中的小黄瓜、丝瓜、黄瓜、苦瓜、红椒、尖椒、圆椒受降雪、降温等不良天气影响,白天光照时间减少,棚内温度有所降低,导致蔬菜生长周期延长,产量一律减少,减幅一成到五成不等。价格上,除苦瓜因货源品质不佳价格下跌外,剩余品种伴随着货源短缺,价格纷纷上涨。樱桃西红柿、瓠瓜等品种偶有交易,价格以上涨为主。
本报记者王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