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4年03月29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09版:棚友圈

丁超武:一位喜欢追“风”的农村青年

丁超武,现年46岁,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纪台镇丁家尧河村人,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村青年,却有着普通人少有的胆识和思维。初识丁超武,就感觉到了他的与众不同,低调中带着敏锐,沉稳中带着胆识。朴实的言谈中,总能让人感觉到他对新生事物独特的观点和对农业新技术的不懈追求。他说他喜欢做梦,喜欢追风,喜欢风来时,自己像蒲公英一样带着梦想随风起舞。

丁超武口中的风是指“科技风”,为了能敏锐地捕捉到“风”的动向,种棚的他时常“开小差”,即使棚里的活再忙,他也会“溜”出去参加各种技术论坛、会议。在外人眼里,他这是不务正业。可让村里人不解的是,“不务正业”的他,种出的蔬菜无论产量还是品质都出类拔萃,这不得不让人对他刮目相看。很显然,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男人,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只有最理解他的妻子知道,他不会“老老实实”地在家种一辈子棚。

2007年,这个喜欢追“风”的男人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科技火炬手,像蒲公英一样飘向了远方。在做技术员的日子里,他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在传播技术的同时,也接触到了很多新生事物,这坚定了他推广新科技,造福农民的信心和决心。

2016年,丁超武了解到秸秆还田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新技术,这项技术不仅能解决大棚蔬菜重茬障碍,还能变废为宝,成为蔬菜增产的好肥料。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推广这项技术,可事是好事,做起来却比登天还难。秸秆还田起初技术并不成熟,费工费力,即使觉得是个好事,菜农也并不乐意去尝试,这让他非常苦恼。有人劝他,秸秆还田是政府的事情,你只是一介平民,操哪门子心?但丁超武不这么认为,一项新技术的革命,总得有人去尝试和推广,于是他一边跑农业部门和媒体寻求帮助,一边从身边熟悉的农户入手,一户户地做思想工作。最终,在他苦口婆心地引导下,终于有几户菜农成了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后来,他听说寿光纪台镇的李延平、张学春等人也在致力于做这件事情,于是他找到了他们,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掀起了寿光大棚蔬菜秸秆还田的一场革命。如今,大棚蔬菜秸秆还田技术在寿光得到了很好地普及,在这个过程中,丁超武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8年,喜欢追“风”的丁超武又把目光聚焦到完全生物降解地膜上。在丁超武眼中,传统地膜不仅使用费工费事且污染严重,而完全生物降解地膜使用方便,易分解,绿色环保。他觉得,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出现,必将引发地膜应用的一次新革命,这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于是丁超武又忙活开了,找试验户,做推广,追踪试验效果。有朋友劝他,新事物推广太难,你单枪匹马,靠一张嘴一双腿,浑身是铁能捻几根钉?但丁超武不这么认为,新技术总得有人去尝试,都不想去“吃螃蟹”,再好的技术也不会得到普及和推广。在他不懈地努力下,终于有了一批忠实的用户。见到效果后,用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目前,完全生物降解地膜还没有完全普及,对此我总结了两点原因:一是成本较普通地膜偏高,二是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制作工艺技术仍需进一步提高。但瑕不掩瑜,完全生物降解地膜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市场前景很好。”丁超武满怀信心地说。

2022年,丁超武又发现了一个好东西,那就是昆虫肽。昆虫肽是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它们存在于昆虫体内,并具有多种功效作用,对农作物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了解到这些后,丁超武找到了专业生产昆虫肽的厂家寿光泽畅生物工程公司,开始了昆虫肽产品的推广。虫子提取物能做肥料?菜农听说后直摇头,丁超武也没有过多解释,这是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他知道,大棚是菜农的命根子,不会轻意的换用新肥料。于是,他还是用了最笨的办法,做试验。他深信,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那段时间里,他天天往菜农的大棚里钻,亲自给菜农冲施试验肥。每当菜农看到效果后露出满意的笑容,丁超武总是开心得像个孩子。他说:“推广新技术是技术员的使命,这就是我为之奋斗的价值。”

从2023年开始,丁超武又有了新的使命,一种新式打药机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凭着一名技术人员敏锐的眼光,他觉得这款打药机雾化效果好,使用更方便,是一款完全颠覆传统喷药技术的新农具。“好东西就要让更多的人用上!”丁超武觉得发现好东西不去推广是一个技术员的失职。这一次,他不再一家一户地去推广了,他想到了北方蔬菜报社,这么好的东西只有通过媒体的力量才能得以快速推广开。于是在2024年北方蔬菜报社举办的技术员新春团圆会上,这款新式打药机横空出世,吸引了众多技术员的目光。“真没想到,北方蔬菜报社的技术员联盟平台上聚集了这么多优秀的技术员,今天有这么多技术员慧眼识珠,这款打药机一定会迅速推广开,让更多的菜农从中受益。”丁超武感慨地说。

这就是丁超武,一位平凡的技术员,却有着不平凡的追求。2024年新年刚过,丁超武又匆匆出发了,这一次他的出发地是北京。不知道这一次远行,这位喜欢追“风”的男人又会带回什么高科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里,期盼更多的技术员像丁超武一样,能引来科技的东风,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本报记者 马云星

2024-03-29 马云星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14252.html 1 丁超武:一位喜欢追“风”的农村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