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4年03月29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09版:棚友圈

范乐顺:用技术孕育出新希望

范乐顺是山东省潍坊市寿光洛城街道饮马村人,1957年出生,他是70年代的高中生,毕业后在林业部门工作过一段时间,大棚蔬菜刚开始发展时,他是村里第一批建棚户,也是村里第一批外派技术员。他先后去过德州、新疆、山西、山东等地从事技术服务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

2013年在山东省援疆办安排下,范乐顺到新疆指导蔬菜生产,负责岳普湖、蔬乐、蔬府三个地方300多个大棚的技术管理。当年8月份到达后,迎面而来的是未建设好的大棚和棚里的一堆土,当时的新疆农民靠天吃饭,对大棚蔬菜又了解甚少。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范乐顺不畏困难,根据当地土壤情况,先压碱,实行盆栽,发展滴灌等设施建设,手把手地教当地农民种菜,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范乐顺的指导下大棚里成功种植出了五彩椒、番茄、无刺小黄瓜等蔬菜,新疆日照时间长,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种出的番茄、小黄瓜口感很好,广受欢迎。

前几年,范乐顺在潍坊一家基地负责西兰花技术管理工作。由于市场对收购西兰花有严格的标准,不但要求形状、颜色得符合标准,还要求无病斑、无虫眼,大小不合适的不要,开花的不要。因此,露天种植西兰花困难重重,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技术员的“真才实学”。

“夏天西兰花病害、虫害多,预防很重要,成熟期容易上病,尤其是细菌性药害;整个生长期施肥、打药都要慎重,防药害肥害。”范乐顺告诉记者,成熟期前管理最关键,西兰花一旦管理不当就容易开花、绿头顶。为管理出优质的西兰花,范乐顺工作中起早贪黑,每天忙碌在田间地头,仔细地观察和培育着每一棵西兰花,付出终有回报,当年西兰花大获丰收。

经范乐顺技术管理出的西兰花质量好,平均直径达到11-12厘米,平均每个重达1.2斤左右。由于品质好,客户抢着收购,出口俄罗斯,种出的西兰花论个卖,每个西兰花卖到2.3-2.5元,最贵的卖到了2.7元一个,100亩地的西兰花赚了37万元,范乐顺凭借自己的技术实力受到基地负责人的认可。

如今60多岁的范乐顺仍然工作在大棚一线,用自己精湛的技术培育出一片生机勃勃的蔬菜。在寿光寨里园区工作期间,细心认真的范乐顺工作严谨,把负责的大棚当成自己的棚来管,把棚里的活儿当作自家的活儿来干,一干就是三年多。

园区内,范乐顺负责管理的几个大棚,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去年白粉虱危害严重,园区里很多大棚蔬菜受其危害严重,而经范乐顺管理的几个大棚由于防范措施到位,没受到影响,从种植到拔园一直青枝绿叶,受到各地参观者纷纷称赞。

现在棚里种植的2K西瓜,定植时来的苗子弱,又遇上阴雨雪天气,范乐顺把这棚西瓜苗当成自己孩子般悉心呵护,用心培育,到现在西瓜已经开花,长势越来越好。“春天高温蔓子细,易徒长,适时放风很重要,否则光长蔓子不坐瓜。”范乐顺说。在范乐顺的悉心管理下,一棚棚蔬菜瓜果正在茁壮成长,不久后将会结出丰硕的果实,孕育出新的希望!

本报记者 程相玲

2024-03-29 程相玲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14253.html 1 范乐顺:用技术孕育出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