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不少种植户反映棚内蔬菜病毒病开始发生,而病毒病传播的重要媒介就是害虫。近日,记者在几个大棚内看到,棚内害虫比较猖獗。对此,提醒菜农一定要重视害虫的防治,尤其是芒种麦收前后。
芒种之后,北方地区小麦进入集中收割期。在棚室蔬菜产区,小麦收割后,外界害虫失去了主要栖息地,它们为了生存,就会寻找新的栖息地。而当前,气温高,无降雨天气时,棚室通风力度大,大棚顶部风口及前脸处,拱棚顶风及两侧风口均处于敞开状态,若不加有效阻碍,就会成为害虫迁徙进棚的通道。害虫进棚后,繁殖迅速,为害大。因此,麦收前后,菜农应加强棚室防虫工作,杜绝害虫迁徙进棚。
大棚通风口、门口处加设防虫网
对于大棚来说,重点是在大棚风口和前脸处设置防虫网。也有经验菜农将防虫网换成遮阳网的,既能利用黑色趋避害虫,又能降低棚温而不影响通风效果。同样道理,种植拱棚的菜农朋友,也应该在拱棚两侧和顶部安装防虫网。还需注意的是,菜农还可以在大棚前脸和拱棚两侧的中下部加设一层薄膜,起到防虫又防雨的作用。另外,细心的菜农还在棚室入口处,或者棚边小屋门口处,加设一层防虫网,确保棚室入口万无一失。
清除棚室周边杂草
记者在棚区采访时发现,很多大棚附近种植有面积不等的小麦。气温高,害虫喜欢栖息在阴凉处,麦收后,棚室周边的杂草无疑是不错的选择,然后再进一步进入棚室中,为害蔬菜。所以,要及时清除棚室周边杂草,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除草剂,之后,可以补喷一下杀虫剂,进一步减少虫源。喷施除草剂时,菜农应选择无风天气,并提醒周边棚室关闭风口,然后喷药时,在喷头上加防护罩等措施,可有效避免除草剂飘移进棚产生蔬菜药害。部分棚室前脸内侧也是杂草丛生,或者是菜农种植的多种蔬菜,同样也是害虫的栖息地,因此,建议菜农一并拔出,并喷施杀虫剂,减少虫源。
棚内悬挂粘虫板
建议菜农在棚内悬挂黄蓝粘虫板,麦收前后,要首先观察前脸处和风口处的粘虫板上害虫数量及种类的变化,便于及时掌控棚内害虫发生情况,及时用药,降低损失。
合理用药预防
若棚内发生虫害后,先要认清害虫种类,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防治时,还要结合害虫的生活习性和杀虫剂特点,灵活加入助剂,起到增效的作用。另外,建议不同的杀虫剂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性。当棚室内有棉铃虫等危害时,可以撒施毒饵、毒土;而对于粉虱、蓟马、螨虫等应注意虫卵兼杀,粉虱可用噻虫嗪+烯啶虫胺;蓟马可用乙基多杀霉素+虫螨腈;螨虫可用螺虫乙酯+炔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