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热线编写 果志华
山东省济南市一微友微信咨询:我棚内种植的是长茄,目前幼茄已经长至近十公分大小,然而近期发现部分幼茄长白毛,果实变软或腐烂,颜色发红,严重的整个果实表面都布满白毛,萼片也变褐腐烂。这是什么病?应该如何防治?
答:这是绵疫病与细菌性软腐病混发。
典型症状
绵疫病是茄子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在茄子各个生育期内都会发病,但结果期尤为易感病。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初生水浸状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至暗褐色稍凹陷病斑,边沿不明显,扩大后蔓延至整个果实,内部褐色腐烂,潮湿时病斑上着生白色棉絮状霉毛。绵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发育最适温度25-30℃,相对湿度85%以上。当棚内温度高、湿度大时,利于发病和流行。
细菌性软腐病由欧氏杆菌引起,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主要从植株伤口侵入,病初病部呈水渍状坏死斑,然后细胞逐渐解离、水分外渗,最后致病组织呈软腐状,后期伴有恶臭味。
发病原因
近期雨水频繁,棚室放风时间短,甚至不能放风,大棚内外空气得不到流通,导致棚内长时间高温高湿,给病原菌侵染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加之茄子进入坐果期后,植株负担重,阴雨天气下光照弱,植株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长势偏弱,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病原菌侵染创造了有利条件。
防治措施
调控好棚室环境:由于导致这两种病害的“罪魁祸首”是湿度大,因此,建议管理中首先要调控好棚室环境,不下雨时,尽量加大通风,延长通风时间,浇水时要遵循小水勤浇的原则,尽可能降低棚室湿度。同时在操作行铺设稻壳或碎稻草等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吸湿降湿作用,还能避免阳光直射地表,对稳定地温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晴天时及时覆盖遮阳网或喷洒降温剂,避免强光直射植株,也防止棚内温度上升过快。
保护好伤口:细菌性病害主要是从伤口侵入,管理中菜农应尽量减少伤口出现。一是整枝抹杈或采摘茄子时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注意避开上午露水多的时间段,避免细菌传播侵染。二是在去掉侧枝、老叶或摘茄子时,最好保留一段叶柄或果柄,一般2-3厘米即可。若条件允许,建议用消毒的刀片或剪刀割断或剪除,保证伤口平整,利于快速愈合。操作完毕后,要及时喷洒杀菌剂,如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氯溴异氰尿酸、铜制剂等,促进伤口愈合,也避免细菌侵入。
及时药剂防治:绵疫病可选用烯酰·吡唑酯+壬菌铜(注意烯酰·吡唑酯不能与叶面肥混用),或代森锰锌+烯酰吗啉+苯噻菌胺;细菌性软腐病可选用噻菌铜、春雷·王铜、叶枯唑、中生菌素等药剂。由于目前是两种病害混发,建议药剂防治时选用复配药剂或将两种病害的药剂混配在一起喷施,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