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记者姜文丽报道
说起生根剂,菜农们都很熟悉,往往从蔬菜定植后到拔园,都离不开生根剂的身影。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菜农从定植开始就使用生根剂,到开花结果期再与大量元素配合使用:蔬菜定植时,用生根剂蘸根,提高根系对土壤的适应性;刚定植的蔬菜,用生根剂进行灌根,促进生根和缓苗;在蔬菜生长期间,冲施或灌生根剂,具有养护根系,预防早衰的作用。可以说,生根剂的使用已经“遍布”蔬菜生长的各个时期,但是当前菜农滥用生根剂很普遍,让原本好好的根系伤痕累累,导致生根剂变成了“伤根剂”,最终降低了产量。
滥用生根剂问题突出
生根剂是肥料中的一种。所谓肥料,是指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如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等。无论选用哪种肥料,其用量都有一定的上限,过犹而不及,生根剂也不例外。生根剂生根效果好、起效快,很多菜农非常认可生根剂的作用,不管是蘸盘、浇水还是灌根,有事没事都会加点生根剂,滥用情况突出,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近年来高发的蔬菜早衰与生根剂的滥用关系很大。
连续单用生根剂,会导致蔬菜早衰。虽然使用生根剂后短期内效果明显,但生根剂中不含或少含无机营养,连续使用使得土壤养分供应未得到补充,可供根系吸收的养分少,即使根系暂时增多,但养分供应不足,很快就会出现蔬菜早衰问题,尤其是越冬一大茬茄子、甜椒、黄瓜等,表现为后期叶片黄化、变薄变小,果实生长缓慢、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很多菜农不明白怎么回事,看着长势不好,又加大生根剂用量,结果蔬菜生长越来越弱,最终早早拔园换茬。
盲目过量使用生根剂,会导致蔬菜只长根不结果。全水溶性肥料当中其实已经添加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尤其是一些较低档的全水溶性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含量还很高,自身使用后就起效快却不持久,若再加上生根剂,在底肥中粪肥氮含量较高的情况下,就可能出现这种只长根、不开果的情况。
生根剂使用注意看时机
生根剂是个好东西,但使用上的要求也比较多,菜农要深入了解蔬菜自身的生长习性和生根剂、冲施肥的特性,做到正确、合理追肥,才能确保蔬菜的高产优质,获得更高的效益。生根剂在蔬菜生产中不能滥用,其使用时期应把握以下几种条件。
苗期定植后。蔬菜苗子定植后,管理的要点就在于“上控下促”。上控,即为控制地上部茎叶旺长,使其茎节短、叶片绿,壮而不旺,确保花芽分化健壮,开花坐果良好;下促,即为培育健壮根系,扎好根系后期生长的框架,为蔬菜开花结果打下良好的基础。蔬菜定植后浇缓苗水时,是生根剂第一个适宜的使用时机,主要作用为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提早缓苗。
肥害、大水等伤根后。粪肥使用时未完全腐熟,在定植蔬菜后继续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热量,导致根系受害。此时,应结合多次浇水,稀释淋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并随水冲施生根剂,促进受害的根系快速恢复。大水等造成的伤根,也可灌用生根剂,促进根系恢复。
坐果量大时。结果盛期坐果量大时,蔬菜生长发育需要的养分急剧增加,植株负担沉重,大量养分首先供应果实发育,根系、茎叶得到的养分受到影响,而根系此时需要吸收的养分量更大。此时,及时冲施生根剂,可以增加根系中生长激素的含量,调控蔬菜体内养分分配方向,可以使根系得到较为充足的营养,确保根系更具活性,吸收养分的能力持久稳定,有利于缩短蔬菜歇茬期,保证蔬菜高产优质。
地上部出现药害。近年来,蔬菜重茬问题日益突出,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菜农用药时习惯复配多种药剂,加大用药量,使得药害问题也更加严重。出现药害后,除了叶面喷洒清水、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缓解外,还可随水冲施生根剂,提高根系活性,增加养分供应,促进蔬菜生长恢复。
阴雨天、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蔬菜遇到阴雨天、高温或低温等恶劣天气条件时,蔬菜养分消耗大,急需补充。此时冲施生根剂,可促进根系快速恢复,吸收更多的营养,满足茎叶生长需要,有利于植株快速恢复生长。
根部病害发生时。近年来根部病害发生较多,此时使用生根剂,尤其是含有益菌的生根剂,可提高根系活性,增强抗病性,减轻根部病害继续发展。
总结起来,只有在根系受伤需要恢复、植株负担重需要根系提供更多营养等状况时,才是生根剂用武之时。
生根剂种类多合理选用效果好
市场上的生根剂种类很多,按照其作用可以分为养根型生根剂和生根型生根剂。
养根型生根剂以养护根系为主,例如菜农常用的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含腐殖酸水溶肥料、有机水溶肥料(包括海藻酸水溶肥、甲壳素水溶肥、壳聚糖水溶肥等)以及微生物菌剂,都属于养根型生根剂范畴。
当棚室土壤板结、盐渍化,根系弱,难以下扎,可选用氨基酸类生根剂,可提高根系抗逆能力,促进根系生长,避免肥害伤根进一步发展。当沤根、肥害或根部病害等原因导致根系受伤时,可选用甲壳素类或含有益菌的生根剂,在预防有害菌增殖,修复根系受损细胞,加速根系生长等方面效果好,特别是根系受损前后施用微生物菌剂类生根剂,是养护根系非常好的选择。同时对由镰刀菌、疫霉菌等引起的根腐病,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当根系受到渍涝、干旱等不良土壤环境胁迫时,可选用海藻酸类生根剂,海藻含有很多功能性物质,在提高根系抗逆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生根型生根剂主要是刺激生根,这类产品主要成分除了生长调节剂,一般还会添加氨基酸或腐植酸等有机成分。
用法用量有讲究
蔬菜生长中,受天气及管理影响,不管是外界环境还是土壤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根系也会随环境变化面临高温、低温、水大、干旱、肥害、病害等问题。此时,使用生根剂,要注意用法用量。
若根系的根量少,部分根系腐烂,此时需要快速刺激生根,菜农可使用生根型生根剂激发植株潜能,但仅用1-2次即可,不建议连续使用,也不建议过量使用。这是因为通常在根系受伤的情况下,过量使用生根型生根剂时,根系扩展迅速,根系的抗逆性下降,会导致根系逐渐老化,出现早衰的现象。尤其是蔬菜定植后至结果前后,植株易发生徒长,表现为茎秆细长,叶片薄而色淡,开花少,若这类生根剂频繁使用,更多的营养被迫会被迫流向根系,用于根系的生长扩展,这样地上部就会缺乏有机营养,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抗逆性也会随之降低。特别是一些号称“强力生根”、“暴发生根”的生根剂,在短短几天,甚至24小时内就能肉眼可见的长出大量新根,一定不能连续使用,否则轻则引起蔬菜生长异常,最终降低产量和品质,重则造成激素积累中毒,引发根系出现死亡。
总的来说,不管什么类型的生根剂,切莫滥用,否则让生根剂变成“伤根剂”,就得不偿失了。含有激素的生根剂要按照标签上的推荐用量来使用,选择在蔬菜生长前期或生长后期,叶片好而根系弱或受伤的时候使用,可增加根系量、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使用效果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