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蔬菜报 2025年04月18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JSA03版:热线

抓好温度光照通风番茄结出精品果实

□记者果志华编写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一菜农电话咨询:拱棚番茄正处于开花坐果期,请问如何管理才能提高精品果率?

答:番茄开花坐果期是提质增产、获取高效益的重要时期。建议管理中重点抓好温度、光照和通风,促进开花坐果,提高果实品质。

调控好温度花芽分化好

花好结好果。花芽分化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果实品质和产量,而温度是保证花芽分化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植株进入开花坐果期后,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建议白天将温度控制在20℃—30℃,夜间控制在15℃左右。当前,晴天中午前后高温强光,可通过拉大放风口或延长放风时间来降低棚内温度。如果温度很高,要及时在棚面覆盖遮阳网,避免土壤吸收过多的热量,同时在操作行铺设稻壳、稻草或秸秆等有机物,并结合小水勤浇,减少棚内热量储存,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合理放风果实不皴皮

当前昼夜温差大,植株经过一晚的呼吸作用,叶片及果实表面很容易结露。如果第二天早上放风过急或一次性放风过大,外界的冷空气直接吹入棚内,很容易导致果实表面温、湿度变化剧烈,从而导致果实出现皴皮现象,尤其是放风口下的植株更为明显。

果实发生皴皮后,商品性降低,只能当次品卖。而做好放风工作,可大大减少皴皮现象发生。建议循序渐进地放风,当拉棚1小时后或棚温达到20℃左右时(视不同作物而异),先放一次小风,风口宽一般5厘米左右。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棚室内外换气,排出湿气和有害气体,放进二氧化碳,加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当棚温升高后,再放一次风,将温度逐渐降至适宜蔬菜生长的范围内。中午12时-下午2时,作物的光合作用处于“午休”状态,为减少其呼吸消耗,可将棚温酌情下调2℃左右。这样分次放风,可减少皴皮现象。也可在放风口下以及入口处设置挡风膜,避免放风时冷风直吹果面,降低皴皮发生几率。

温度表上读取的温度,是棚室放

风的重要依据。温度表上的温度是否准确,直接关系着蔬菜是否处于适宜生长的环境中,建议在棚内东西向均匀设置3支温度表,然后取其平均值,以减少误差,并将温度表的下端置于蔬菜生长点以上10厘米左右为宜。

光照适宜果实转色好

光照对番茄果实色素的转化有较大影响。当植株行间郁闭时,通风透光性弱,很容易导致果实转色不良,但也不能为了增加通风透光性而把果实周围的叶片都摘了,这样反而会导致强光直射果面而发生日灼现象,降低果实的商品性。因此,合理摘叶是促进果实转色的重要措施,摘叶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果实上部叶片“多而不挤”。果实上部的叶片不要摘,即使是老叶,也尽量不要摘掉,这些叶片可以充当果实的“遮阳伞”,减少日灼发生。二是果实下部叶片要“少而精悍”。果实下部的叶片不要全部去除,适当预留一两片功能叶,保证植株的光合作用,促进膨果和转色。

当出现连阴天光照不足时,需要通过提高棚膜的透光率来增加光照,尤其是临近路边的棚室,要经常擦拭棚膜或者使用除尘条来增加棚膜透光性,促进果实着色。除尘条可以用长布条制作,将其一端固定在棚顶,另一端固定在棚下,长度略长于棚的跨度(一般比棚膜宽度长0.5米-0.7米)。这样布条会随风摆动,从而擦掉棚膜上的附着物,保持棚膜清洁,增加棚膜的透光度,加速果实转色。

2025-04-18 果志华 2 2 北方蔬菜报 content_126587.html 1 抓好温度光照通风番茄结出精品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