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日报 2023年06月30日 < 上一期  下一期 >
第A07版:弥水

心中的故土

——也读《文化苦旅》

一段时间来,或许是阅读的书目纷繁,脑海中似乎有一丝的困顿,像是走在茫茫的沙漠中,不见尽头,漫无目的,直到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中才豁然开朗,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痴迷了,醉情了。

也难怪,读过《文化苦旅》,总有一种亲切的滋味萦绕心间。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寻访的是一些中华文明的代表性遗址,自有一些淳朴、自然的元素,朦胧的故乡的味道,对于一些巴比伦文明、希伯来文明、阿拉伯文明等的特色文化遗址,他每每都是身临其境,甚至是浸淫其间好长一段日子,这样的一篇篇散文的语言文字自有它的独特之处,他所经历的都是常人见所未见,思所未思的一些东西,这才凝结出了这一篇旷世之作——《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在游历富有文化内涵元素的历史古迹中的深思。旅行中思考,思考中旅行,就有了目标,就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穿越古今,风土人情,衣食住行,思

维的符号不经意间都流入其间,细枝末节间展现的是朴素的、多彩的文化,故乡的韵味,朴素感、亲切感油然而生,爱不释手也就难怪了。

文字的优美也造就了《文化苦旅》诗一般的意境。一句“枫落吴江冷”不经意间把肃杀晚秋的清冷浸肤,水寒彻骨表现得淋漓尽致。是那样朴实、自然,枫叶、吴江……这不就是自己多年来心心念念,苦苦寻觅的乡村风景、乡土气息?

对于古诗词的信手拈来,深入骨髓的透彻,更加显示出余秋雨的文学大家的风范。夜航中对于垂虹桥的古老,余先生一句“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对于桥的历史文化说得再也明白不过,诗情画意跃然纸上,“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写出了禅寺的清幽、神秘,读来真是欲罢不能,如醉如痴。

一部《文化苦旅》回味悠长,对于以后的阅读我似乎有了些许的明了。

一甲小学 王志忠

2023-06-30 ——也读《文化苦旅》 1 1 寿光日报 content_105797.html 1 心中的故土